http://somaticsryan.pixnet.net/blog
身道
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
自我簡單健康法
現在,養生的資訊很多,多到不知道要選擇哪一樣?
最簡單的就是對於腳做直接的刺激,
整個腳(膝蓋以下的全部),對應我們全身!!!全息律的理論
可以透過手或者簡單的小球來刺激腳!!
可以用按壓的方式
也可以用手指壓著推的方式(沾乳液)
可以找找腳底的反應物 按過去是否有顆粒狀或條索狀等~或者特別痛!!!
可以用自己的直覺去按壓~~讓自己放鬆
也可以根據反應區去按壓
下面的小球則是一個很好的輔助工具
可以用滾動的方式推測病理反應物!!!!
請注意喔~不是越痛越好!!!!
順便推薦一本有附小球的書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china/chinafile.php?item=CN10157619
腳底按摩小幫手↓
我奶奶的腳!!!!
最簡單的就是對於腳做直接的刺激,
整個腳(膝蓋以下的全部),對應我們全身!!!全息律的理論
可以透過手或者簡單的小球來刺激腳!!
可以用按壓的方式
也可以用手指壓著推的方式(沾乳液)
可以找找腳底的反應物 按過去是否有顆粒狀或條索狀等~或者特別痛!!!
可以用自己的直覺去按壓~~讓自己放鬆
也可以根據反應區去按壓
下面的小球則是一個很好的輔助工具
可以用滾動的方式推測病理反應物!!!!
請注意喔~不是越痛越好!!!!
順便推薦一本有附小球的書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china/chinafile.php?item=CN10157619
腳底按摩小幫手↓
我奶奶的腳!!!!
小臉~整臉~有需要去給別人整嗎?顳顎關節的問題是???
曾經陪同一個朋友去整臉
還沒輪到我朋友的時候,一個女生正在被整臉
那個女生坐在靠著牆壁的椅子上 脖子套著枕頭
一直被推拿師推下巴~往後一直用蠻力往後壓!!!!
感覺她很痛苦~~直到她看到 鏡子的時候 才恢復情緒!!!!
有需要這樣子的調整嗎?
從健康的角度來看 只有 顳顎關節有問題的時候才需要調整~
顳顎關節需要在正常的範圍內~~顳顎關節有問題的人會影響咬合
還有下巴會歪斜。
有一套整脊技術Sacro Occipital Technique 指出下巴歪斜是因為顱骨排列歪斜造成的~
那顱骨排列歪斜是骨盆的薦椎歪斜造成的!!!所以那邊是結果 需要做整體的調整!!!!!
但是輕微的歪斜是正常的 可以套過一些按摩去調整 臉部的肌肉!!!!!
如果真的想幫助自己可以嘗試以下影片的方法: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I1D7Y4-JZQ
其中他在打臉的時候 有一個打顴骨的動作~是有幫助調整臉兩側的對稱性
也有助於調整下巴歪斜!!!
或者透過自我按摩的方式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VCumvhschs
or tmj搜尋 相關影片
希望大家可以用健康的方法調整自己喔!!!
還沒輪到我朋友的時候,一個女生正在被整臉
那個女生坐在靠著牆壁的椅子上 脖子套著枕頭
一直被推拿師推下巴~往後一直用蠻力往後壓!!!!
感覺她很痛苦~~直到她看到 鏡子的時候 才恢復情緒!!!!
有需要這樣子的調整嗎?
從健康的角度來看 只有 顳顎關節有問題的時候才需要調整~
顳顎關節需要在正常的範圍內~~顳顎關節有問題的人會影響咬合
還有下巴會歪斜。
有一套整脊技術Sacro Occipital Technique 指出下巴歪斜是因為顱骨排列歪斜造成的~
那顱骨排列歪斜是骨盆的薦椎歪斜造成的!!!所以那邊是結果 需要做整體的調整!!!!!
但是輕微的歪斜是正常的 可以套過一些按摩去調整 臉部的肌肉!!!!!
如果真的想幫助自己可以嘗試以下影片的方法: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I1D7Y4-JZQ
其中他在打臉的時候 有一個打顴骨的動作~是有幫助調整臉兩側的對稱性
也有助於調整下巴歪斜!!!
或者透過自我按摩的方式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VCumvhschs
or tmj搜尋 相關影片
希望大家可以用健康的方法調整自己喔!!!
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
So-tai技巧-立姿系列-雙手平舉
一、動作說明
站立,先吸一口氣,將重心從右(左)腳移動到左(右)腳,同時平舉雙臂,吐到底,接著吸氣增加延伸,吸滿,微微憋氣,5-4-3-2-1,雙臂一次放掉,重心回到中間。
二、動診
透過動診覺察重心是由右腳移動到左腳,或是左腳移動到右腳的時候,雙臂平舉的過程比較輕鬆舒服。

重心移到右腳

雙腳平舉

放鬆回到中立狀態
三、以選擇重心從左腳移動到右腳為例
重心放在左腳,先吸一口氣,吐氣時慢慢把重心移到右腳,同時手慢慢平舉到水平的位置,吸氣增加雙臂的向外延伸,吸滿,5-4-3-2-1~吐掉 一次放掉、放鬆,再做深呼吸調整。
四、動作原則複習
1.操作動作之前必須先「動診」(透過身體部位的移動來檢視自己身體兩側肌肉鬆緊的差異)。
2.遠離疼痛,做舒服的那一邊。
3.吸氣,預備動作」,吐氣時動作發生,停住,把氣吸滿,停頓五秒鐘,瞬間把氣吐掉,全身放
鬆。
4.在動作完成後,做三到四次的深呼吸調整,且體會放鬆後的感覺。
5.每個動作使用的力量大概60%~80%就可以了,以舒服為主。
站立,先吸一口氣,將重心從右(左)腳移動到左(右)腳,同時平舉雙臂,吐到底,接著吸氣增加延伸,吸滿,微微憋氣,5-4-3-2-1,雙臂一次放掉,重心回到中間。
二、動診
透過動診覺察重心是由右腳移動到左腳,或是左腳移動到右腳的時候,雙臂平舉的過程比較輕鬆舒服。
重心移到右腳
雙腳平舉
放鬆回到中立狀態
三、以選擇重心從左腳移動到右腳為例
重心放在左腳,先吸一口氣,吐氣時慢慢把重心移到右腳,同時手慢慢平舉到水平的位置,吸氣增加雙臂的向外延伸,吸滿,5-4-3-2-1~吐掉 一次放掉、放鬆,再做深呼吸調整。
四、動作原則複習
1.操作動作之前必須先「動診」(透過身體部位的移動來檢視自己身體兩側肌肉鬆緊的差異)。
2.遠離疼痛,做舒服的那一邊。
3.吸氣,預備動作」,吐氣時動作發生,停住,把氣吸滿,停頓五秒鐘,瞬間把氣吐掉,全身放
鬆。
4.在動作完成後,做三到四次的深呼吸調整,且體會放鬆後的感覺。
5.每個動作使用的力量大概60%~80%就可以了,以舒服為主。
2009年11月2日 星期一
So-tai技巧-坐姿系列~膝蓋抬高
坐姿系列 最好找到一個能夠坐到底(往後坐到快碰到膝蓋後方) 且 腳能懸空的位置!
一、動作說明
坐在高椅上,平衡兩腳膝蓋抬高的壓力。
二、動診
透過動診覺察兩邊膝蓋抬高,那邊好抬,哪邊不好抬高,在抬高的時候身體盡量保持中立,不要向後傾,選擇一腳操作,以操作者感覺為主,如果感覺不出兩種動作的差異,試著把動作放慢再動診一次。

動診一 及動診二
三、以選擇右腳往上抬高為例
坐在高椅上,腳懸空,吸一個氣,吐氣時,將右腳往上慢慢抬高,吸氣增加動作角度,倒數五秒,5-4-3-2-1 之後一次吐氣放掉,做1-2次深呼吸調整。
四、增加阻力
在做動作前可將雙手壓在選擇的右腳,增加做動作時的阻力,可以強化此動作的效果,帶切勿
在動作操作過程使得肌肉過於緊繃而感到不舒服。

五、動作原則複習
1.操作動作之前必須先「動診」(透過身體部位的移動來檢視自己身體兩側肌肉鬆緊的差異)。
2.遠離疼痛,做舒服的那一邊。
3.吸氣,預備動作」,吐氣時動作發生,停住,把氣吸滿,停頓五秒鐘,瞬間把氣吐掉,全身放
鬆。
4.在動作完成後,做三到四次的深呼吸調整,且體會放鬆後的感覺。
5.每個動作使用的力量大概60%~80%就可以了,以舒服為主。
一、動作說明
坐在高椅上,平衡兩腳膝蓋抬高的壓力。
二、動診
透過動診覺察兩邊膝蓋抬高,那邊好抬,哪邊不好抬高,在抬高的時候身體盡量保持中立,不要向後傾,選擇一腳操作,以操作者感覺為主,如果感覺不出兩種動作的差異,試著把動作放慢再動診一次。
動診一 及動診二
三、以選擇右腳往上抬高為例
坐在高椅上,腳懸空,吸一個氣,吐氣時,將右腳往上慢慢抬高,吸氣增加動作角度,倒數五秒,5-4-3-2-1 之後一次吐氣放掉,做1-2次深呼吸調整。
四、增加阻力
在做動作前可將雙手壓在選擇的右腳,增加做動作時的阻力,可以強化此動作的效果,帶切勿
在動作操作過程使得肌肉過於緊繃而感到不舒服。
五、動作原則複習
1.操作動作之前必須先「動診」(透過身體部位的移動來檢視自己身體兩側肌肉鬆緊的差異)。
2.遠離疼痛,做舒服的那一邊。
3.吸氣,預備動作」,吐氣時動作發生,停住,把氣吸滿,停頓五秒鐘,瞬間把氣吐掉,全身放
鬆。
4.在動作完成後,做三到四次的深呼吸調整,且體會放鬆後的感覺。
5.每個動作使用的力量大概60%~80%就可以了,以舒服為主。
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
調整骨盆的好動作~屁股走路
雙腳伸直坐著,感覺兩側屁股之下的坐股(可以用手摸摸看),手呈跑步狀(屈肘),慢慢把右邊的屁股抬離地板並往前走,右邊的大腿有一點向內旋,接著再把左邊的骨盆抬起往前,上半身隨之活動。
可以往前走,也可以往後走。
此動作可以讓骨盆兩側平衡,也會使得脊椎有左右旋轉的動作。
呵呵~之後會附圖的!!
http://thicky.pixnet.net/blog/post/23933947
類似這個網址的影片 但是我要的是不用把腳抬高的方式 做屁股走路 身體呈L型!!!
可以往前走,也可以往後走。
此動作可以讓骨盆兩側平衡,也會使得脊椎有左右旋轉的動作。
呵呵~之後會附圖的!!
http://thicky.pixnet.net/blog/post/23933947
類似這個網址的影片 但是我要的是不用把腳抬高的方式 做屁股走路 身體呈L型!!!
2009年10月3日 星期六
So-tai技巧-屈膝墊腳
一、動作說明
墊腳尖(腳跟)能夠牽動骨盆的,且能夠使骨盆有前傾與後傾的動作。
有助於調整下背痛或下背緊繃,及身體疲勞,適合睡前、起床時,及覺察到不舒服的時候操作。
二、動診
透過動診覺察墊腳尖比較舒服還是墊腳跟,選擇一種操作,以操作者感覺為主,如果感覺不出兩種動作的差異,試著把動作放慢再動診一次。
三、選擇~屈膝墊腳跟
身體平躺之後,屈膝踩地,吸一個氣,吐氣時,從腳尖慢慢翹起來,呈現墊腳跟的狀態,吸氣增加動作角度,倒數五秒,之後吐氣放掉,做深呼吸調整。
四、選擇~屈膝墊腳尖
身體平躺之後,屈膝踩地,吸一個氣,吐氣時,慢慢把腳跟台高,呈現墊腳跟的狀態,吸氣增加動作角度,倒數五秒,之後吐氣放掉,做深呼吸調整。
五、動作原則複習
1.操作動作之前必須先「動診」(透過身體部位的移動來檢視自己身體兩側肌肉鬆緊的差異)。
2.遠離疼痛,做舒服的那一邊。
3.吸氣,預備動作」,吐氣時動作發生,停住,把氣吸滿,停頓五秒鐘,瞬間把氣吐掉,全身放鬆。
4.在動作完成後,做三到四次的深呼吸調整,且體會放鬆後的感覺。
5.每個動作使用的力量大概60%~80%就可以了,以舒服為主。
屈膝墊腳尖

屈膝墊腳跟
墊腳尖(腳跟)能夠牽動骨盆的,且能夠使骨盆有前傾與後傾的動作。
有助於調整下背痛或下背緊繃,及身體疲勞,適合睡前、起床時,及覺察到不舒服的時候操作。
二、動診
透過動診覺察墊腳尖比較舒服還是墊腳跟,選擇一種操作,以操作者感覺為主,如果感覺不出兩種動作的差異,試著把動作放慢再動診一次。
三、選擇~屈膝墊腳跟
身體平躺之後,屈膝踩地,吸一個氣,吐氣時,從腳尖慢慢翹起來,呈現墊腳跟的狀態,吸氣增加動作角度,倒數五秒,之後吐氣放掉,做深呼吸調整。
四、選擇~屈膝墊腳尖
身體平躺之後,屈膝踩地,吸一個氣,吐氣時,慢慢把腳跟台高,呈現墊腳跟的狀態,吸氣增加動作角度,倒數五秒,之後吐氣放掉,做深呼吸調整。
五、動作原則複習
1.操作動作之前必須先「動診」(透過身體部位的移動來檢視自己身體兩側肌肉鬆緊的差異)。
2.遠離疼痛,做舒服的那一邊。
3.吸氣,預備動作」,吐氣時動作發生,停住,把氣吸滿,停頓五秒鐘,瞬間把氣吐掉,全身放鬆。
4.在動作完成後,做三到四次的深呼吸調整,且體會放鬆後的感覺。
5.每個動作使用的力量大概60%~80%就可以了,以舒服為主。
屈膝墊腳尖
屈膝墊腳跟
訂閱:
意見 (Atom)